文章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13/5/12 9:19:42 |
根据《考试说明》,13年中考数学科目考点与去年相同,但整体风格有所变化。过去每道题目都基本明确了考点,今年针对性出题较少,基础分值扩大。此外,今年对解答过程的描述要求更高,考生在复习时,就要加强几何证明题的规范书写训练。 13年数学考题仍然是26道,其中选择题和解答题变化较大。数学选择题由过去的10道增加到12道,解答题从8个减至6个。 选择题的难度将全面基础化,题目比较简单,但知识点更加基础。解答题的减少,则意味着给考生更多思考压轴题的时间。最后3道解答题主要考几何与函数的知识,从往年情况来看,丢分最多的就是这3道题。 中考临近,该如何备考? 建议,首先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吃透知识点,保证会做的基础题目全都正确。其次,加强对函数、计算与几何题的复习,对几何证明题的解读过程多下工夫,尽可能写得规范且条理清晰。 数学考试题型新增作图题。要加强训练。 25题减少了原来比较复杂上的计算和跟数学知识联系不紧密的背景材料,减少了相关阅读量。 2013重庆市数学中考考试说明 内容结构与比例 试题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所占分数的百分比约为50%、35%、15% 一、数与代数 (一)数与式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二)函数 1、一次函数 ①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表达式y=kx+b(k不等于0)理解其性质 ③理解正比例函数 ④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⑤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反比例函数 ①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②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根据图像的解析表达式y=k/x(k不等于0)理解其性质 ③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3、二次函数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从图像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确定图像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二、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知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②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2、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②了解垂线、垂线段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⑤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⑥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⑦体会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三角形 ①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④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 ⑤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⑥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5、四边形 ①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②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互相平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④探索并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或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或者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判定方法 ⑤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当,两条对角线相等,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6、圆 ①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②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了解弦与垂直直径及弧之间的关系 ③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④了解切线的概念,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⑤会计算弧长及扇形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7、尺规作图 ①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器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③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④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问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 ⑤能利用基本作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8、视图与投影 ①会画基本几何体,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者实物原型 ②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③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二)图形与变换 1、图形的轴对称 ①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者两次对称轴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对称轴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③探索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2、图形的平移 ①了解平移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②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图形的旋转 ①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②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③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之后的图形 4、图形的相似 ①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了解黄金分割 ②了解图形的相似、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变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③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④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⑤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函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图形与坐标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图形与证明 1、了解证明的含义 ①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②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③体会反证法的含义 ④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2、证据的依据 ①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 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④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⑤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⑧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和性质和判定定理 三、概率与统计 1、统计 ①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②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③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④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⑤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⑦能利用统计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概率 ①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情发生的概率 ②能运用概率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关键词: 中考数学 考试说明 点击数:1750 |